欢迎访问贝博BB平台app免费下载的官网 | 是专业从事生产冷轧机,四辊冷轧机,六辊冷轧机等的厂家

产品展示

贝博BB平台app免费下载
产品展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品展示

辽宁振兴的“最大增量”!
来源:贝博BB平台app免费下载    发布时间:2024-03-08 10:04:55

  在11月3日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在总计264项获奖项目中,辽宁共有25项科学成果获奖,这中间还包括1项一等奖。获奖数量之多、奖项之高,均创新高。

  更值得一提的是,两位最高科技奖获奖者之一——顾诵芬院士,在沈飞工作过30年,他的职业生涯的黄金年华是在辽宁度过的。

  辽宁一直是科技大省。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辽宁是国家技术创新的重要“策源地”之一,自制成功大型轧辊,填补了我国冶金史空白的孟泰以及王崇伦、尉凤英、马国有、张成哲等人,创造出了繁星般的创新创造成果,推动着中国科技的进步、工业的成长。改革开放以来,辽宁是国家科学技术创新的有力贡献者。国产航空母舰、航母舰载机、跨音速风洞主压缩机……从军用到民用、从传统工业到新兴起的产业,完成了重大关键技术300余项,开发出国际领先、填补国内空白的重大产品100余个,续写了“共和国装备部”的辉煌。目前,辽宁共有国家级各类创新平台34个,数量居全国前列,金属材料、航空发动机、工业自动化等25个学科和专业研究在全国乃至世界举足轻重。

  历数辽宁科技成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辽宁科技始终盯着那些直接影响国家打造“大国重器”的重要领域,始终在为国家攻克那些“卡脖子”的难题。不能不让人由衷地说一句:大哉,辽宁科技!壮哉,辽宁科技人!

  丰富的科技资源,是辽宁的“优质存量”,是振兴的“最大增量”,是为国家自立自强贡献智慧的“重要力量”,更是4300万辽宁人提升文化自信、继续创业奋斗的“巨大能量”!

  “他是个特别实在的人,搞技术是把好手,特别敢于跟困难‘硬碰硬’。”现年89岁高龄的唐乾三,这样评价曾共事过的顾诵芬。

  “顾老‘上天排故’的经历让人印象非常深刻,每次讲他这段故事时,我都特别投入,被他的敬业精神所感动。”沈飞航空博览园罗阳纪念馆讲解员薛海梅这样说。

  “我和顾老有共同的爱好,就是学习。顾老的钻研和拼搏精神一直鼓舞着我。”沈飞公司王刚班班长王刚说。

  顾诵芬,中国工程院院士,1930年出生。1956年任沈阳飞机设计室气动组组长;1961年至1986年先后任航空工业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副总设计师、总设计师、所长兼总设计师,任歼8、歼8Ⅱ飞机总设计师,因为对歼8系列飞机的重大贡献,被称为“歼8之父”。

  在沈飞公司,顾诵芬是家喻户晓的人物。这位享有盛誉的新中国飞机设计大师,把30年的美好年华留在了辽宁,也给沈飞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日前,顾诵芬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记者再次走进沈飞,近距离倾听这位航空界泰斗的故事。

  鲐背之年的唐乾三,谈起顾诵芬时神采飞扬,目光炯炯。想来,共同的航空报国梦想,让他们成为亲密无间的伙伴。

  回顾曾在一起朝夕相处的日子,唐乾三打开了话匣子,“他是个名副其实的技术控、工作狂,为我们自主设计飞机打下了基础。”

  众所周知,航空工业涉及的技术领域多、创新难度大、设计的基本要求高,是国家科学技术水平和国防实力的集中体现。新中国成立后,航空工业艰难起步,被誉为飞机设计灵魂的气动力,无论在设计方法还是手段方面,完全处于空白。为了“铸魂”,顾诵芬放弃了本可以在北京工作的机会,主动要求到沈阳。

  唐乾三说,“当时,条件艰苦,冬天大雪封门,又赶上困难时期,晚上加班肚子饿了都没有东西吃,这对人的意志品质是挑战。”

  工作上的挑战更加艰巨。顾诵芬的第一项任务就是我国首型喷气式飞机——歼教1的气动力设计。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一切都要靠自己。只有100人的设计室,图纸工作量有好几万张A4纸,发图人手都不够,大家的工作都是连轴转。

  “我们每天早上7点上班,夜里12点下班,遇上问题,还会随时到现场解决。”唐乾三回忆,顾诵芬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气动力设计上,不断地学习钻研,通过种种途径查询有关的资料。得知北航图书馆有一份相关的国外文献,他特意从沈阳到北京,天天晚上跑北航查找抄录资料,最终出色地完成了歼教1飞机的气动布局设计。

  钻研的精神会传递,新一代的沈飞人王刚“接了棒”。“古往今来,成功者无一例外都具备终身学习的特质,顾老的勤奋深深感染了我。”王刚说,“加入沈飞之后,工作之余我最喜欢的事儿就是逛书店,从专业书籍到人才队伍培养,通过不断学习,我的思想和眼界都在提升。”

  设计完成歼教1飞机的气动布局后,顾诵芬并没有止步,又马不停蹄地完成我国首型初级教练机——初教6飞机气动布局设计,之后又转身投入超音速飞机气动力设计研究。

  在王刚看来,顾诵芬等老一辈航空人为我国的航空工业开疆拓土,身为新一代的沈飞人,自己应不断地钻研进取,为擦亮“中国歼击机摇篮”这张名片贡献力量。

  “顾老是我们年轻人的偶像,他的敬业精神深深感染着我。加入沈飞十余年间,我从学习他的事迹、讲述他的事迹,到现在已经深深爱上了航空工业,同时也通过我的讲述,将航空报国的精神传递下去。”薛海梅说。

  采访中,王刚和薛海梅不约而同都提到了顾诵芬冒着生命危险,为歼8飞机“上天排故”的故事。

  歼8飞机是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型高空高速歼击机,其首飞成功后,在跨音速飞行试验中出现了因气流分离导致的抖振问题。

  如何突破这一技术难关,顾诵芬大胆提出,他要亲自上天,通过观察飞机飞行中贴于后机身和尾翼上毛线条的扰动情况来“对症下药”。王刚说,听到顾老的这一做法时,他觉得这简直是在拼命。

  “当时顾老已经48岁,又从未接受过飞行训练,这样做风险很大。”薛海梅说,要承载4至5个G的过载,正常人根本没办法承受。而且顾老的姐夫黄志千就逝于空难,他们家有一个约定:不再乘坐飞机。

  为了祖国的蓝天,顾诵芬瞒着爱人3次上天近距离观测,终于找到问题症结,成功解决了歼8跨音速飞行时的抖振问题。

  历史不会忘记,沈飞不会忘记,这位把事业和工作放在第一位的老人,正在影响一代又一代航空人。

  纳米限域催化研究小组成员(从左至右):邓德会、包信和、潘秀莲、傅强。谢震霖 摄

  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是中国自然科学领域原创性最强、科学价值最高的奖项,堪称“皇冠上的明珠”。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纳米限域催化”成果能够荣获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实属不易。

  这是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包信和院士带领团队20多年潜心研究和实践的结果。“科学研究只要方向对,就不怕路途遥远。只要坚持,再冷的板凳也能焐热。”包信和如是说。

  作为核心技术,催化在能源转化、材料合成、环境保护及生命健康等领域发挥着决定性作用,精准调控化学反应过程一直是催化化学追求的目标。长久以来,催化过程被视为“黑匣子”,只有揭开这个“黑匣子”的秘密,才能创制出高效、低排放的催化剂。

  1995年,远在德国的包信和响应国家的召唤,来到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始了解密催化“黑匣子”的探索。他带领团队瞄准煤、天然气等非石油资源高效清洁转化,将研究方向锁定在能源小分子转化生产液体燃料和必需化学品领域。

  通过周密的实验设计和大量的探索,研究团队先后提出了“碳纳米管限域”和“界面限域催化”的概念。它们共同构成了“纳米限域催化”概念中狭义限域和广义限域的两个方面,为精准调控化学反应的性能和反应路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丰富和完善了催化基础理论,引领、推动了催化科学和技术的发展。

  低碳烯烃包括乙烯、丙烯、丁烯等,是重要的基础化学品。煤气化得到的合成气直接转化制备低碳烯烃,国际上普遍采用上世纪20年代德国科学家发明的费托合成技术,该过程水耗高、能耗大,且产物低碳烃选择性一直难以突破58%的ASF理论极限。

  包信和研究团队也一直在探索合成气直接转化制取烯烃更高效的新方法。随着纳米孔道限域与界面限域概念的形成和完善,研究团队另辟蹊径,将一氧化碳/氢气活化与碳—碳键偶联的活性中心分开,让它们“各司其职”,实现催化过程中转化率和选择性的解耦。沿着这条思路,科研团队创制出一种新型复合双功能催化剂体系OXZEO®,突破了近百年来传统费托合成产物分布难以逾越的ASF极限。

  2016年3月,《科学》杂志刊登了这一研究成果,并同期刊发了以《令人惊奇的选择性》为题的专家评述文章,认为未来该过程在工业上将具有巨大的竞争力。

  包信和院士团队成功拓展OXZEO®催化剂设计思想,初步创建了煤经合成气转化新技术平台,完成了系列高值化学品和燃料的定向合成,包括烯烃、芳烃和汽油等。在中国科学院院士、时任所长张涛的推动下,包信和、潘秀莲领导的基础研究团队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化物所所长刘中民带领的应用开发研究团队通力合作,很快完成了该成果的实验室验证。而后,大连化物所与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建立了世界首套基于该项创新成果的千吨级规模的煤经合成气直接制低碳烯烃工业试验装置,成功完成工业全流程试验,进一步验证了该技术路线的先进性和可行性。该技术应用前景广阔,合成气制烯烃的催化体系也有望拓展到制芳烃、汽油等领域。

  “理论指导实践,未来,基于‘纳米限域催化’概念,将有更多技术实现产业化应用,届时将有望提高我国乃至全球的资源利用效率。”包信和说。

  “创新建立在长期的积累和扎实的基础之上,有传承才能有创新,先要有量的积累,再有质的跨越,最终实现从0到1的突破。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坚持很重要。”回顾研究历程,大连化物所研究员傅强深有感触。

  团队成员、大连化物所研究员潘秀莲说,早在2007年,研究团队就提出采用双功能耦合催化剂体系,探索合成气一步制烯烃的构想。长期以来,研究结果一直在一直在优化和进步,“直到积累了大量理论基础后,才发现活性中心间的距离对双功能耦合催化体系至关重要,‘距离’的确能产生‘美’”。潘秀莲说。

  20多年间,团队带头人包信和从始至终坚持在科研一线,他能够敏锐地抓住一个或几个稍纵即逝的实验现象,通过大量的实验验证,探索其科学本质,这既源于科学家的敏锐直觉和长期积累,也得益于该团队严格执行实验记录规范制度。实验中,包信和带领团队严格要求,真实、准确记录实验目的、实验条件、所用试剂、实验现象、表征和反应结果等信息,保证每个实验数据的真实性、可追溯性和可重复性。小组成员、师从包信和的邓德会研究员说:“每次有困惑我都去找包老师,他不在办公的地方就在实验室。包老师不仅能敏锐地察觉缺陷,而且能立即给我指出下一步的研究方向。”在这样的科研氛围中,邓德会成长迅速,博士毕业后留所工作,并成立独立创新组从事贵金属替代的纳米催化剂相关研究。

  20多年来,该实验室共培养博士研究生125人、硕士研究生14人、博士后40余人,多人已成长为催化领域的优秀人才。

  现如今,“纳米限域催化”已成为催化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发表的相关研究论文他引已超越3万次,8篇代表性论文被引累计近4000次,来自不同国家的众多理论和实验研究团队跟随开展限域催化相关的研究工作。

  11月5日上午,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张化光和小组成员来到学校电磁不伤害原有设备的检测实验室,这是他们获得国家科技奖后的第一次集体碰面。

  在前期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多种能源形式多时间尺度统一建模,加强完善相关理论;将技术成果应用到更多的能源企业中,降低能源损耗,实践绿色低碳发展;要把阶段性成果集结成书……

  张化光一口气部署了一揽子工作。他说:“科技报国,我们的工作起步,要将这些创新性成果转化成应用,还有非常长的一段路要走。”

  东北大学作为唯一单位完成的“分布式动态系统的自学习优化协同控制理论与方法”项目填补了国际国内该领域空白,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张化光作为获奖项目的第一完成人,和小组成员罗艳红、孙秋野、刘振伟、王占山在人民大会堂前照了一张合影。

  “那一刻,有激动,有自豪,更有压力,我们进一步坚定了科技报国的理想……”张化光说。

  没有庆祝,没有停歇,几乎在领奖的同时,新的更繁忙的工作就开始了。当天小组成员连夜返回沈阳,第二天早上8点,他们便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电磁无损检测实验室是张化光经常去的3个实验室中的一个。在连接后的管道检测实验设备中,用清水模拟的“石油”正在流动。小组成员碰面结束后,张化光用示波器测试数据采集板的性能,看着屏幕上的压力波形数据,和学生们分析管道状态。

  实验进行到一半,张化光拿出手机打电话,询问有关节能的准确数据。“科学研究必须严谨,包括任何一个公式、一个符号、一个数据。”挂断电话后,张化光介绍,目前该项目能轻松实现节能30%以上,能源利用率提高25%以上,已在20个省份推广应用,为中石油、中海油、国家电网等50多家大规模的公司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分布式动态系统的自学习优化协同控制理论与方法解决了能源输配领域重大基础科学问题。这项技术曾被国际公认为“不可能完成”。“在20多年的时间里,我们从始至终在努力,从未放弃。”面对无数次失败,张化光总会迅速调整好心态,重新开始。这种不怕输、敢于从零开始的勇气,鼓励着小组成员从始至终坚持下来。

  “青年学生不仅仅要学好理论,还要把理论成果应用到实践中,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科技力量。”张化光说。

  11月6日,立冬前的大连理工大学校园涂满金黄。尽管是周六,窗外秋景宜人,但在西部校区化工学院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大楼里,和平时没什么两样,一间间布满各种仪器的实验室里,学生们正在一丝不苟地做着实验、记录数据,间或在一起谈论着实验内容。

  前不久召开的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大连理工大学5项成果获奖,其中化工学院樊江莉教授团队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的“血液细胞荧光成像染料的创制及应用”项目便是在这里诞生。

  和许多科研人员一样,瘦弱的樊江莉教授有些内向。只有谈起钟爱的科研工作和熟悉的研究课题时,她的话语才多了起来,眉宇间充满了自信。“大家对血常规检验测试都不陌生吧。血细胞分析是临床重要的常规检测,我国每年有十多亿人次进行血液细胞分析。现在绝大多数医院使用的检测设备,就是基于我们的研究成果创建的五分类血液细胞分析系统。”樊江莉和小组成员杜健军教授一边介绍,一边带着我们来到实验室一楼的展厅。

  展厅中央摆放着两台迈瑞BC—6800Plus血细胞分析仪组成的血液分析流水线,为让人们有更直观的认识,分析仪的左上角部分做了透明处理,置放在其中的三小袋染色液就是樊江莉团队研制的荧光染料。樊江莉和记者说,当人们的机体有异常或处于疾病早期,血液中异常细胞量很少,一般方法难以检测,荧光成像染料具有靶向功能,能准确识别血液样本中各种正常血细胞和异常血细胞,并快速进行分类、计数,为相关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

  长期以来,国内各大医院用于血细胞分析的关键医疗设施都被国外企业垄断,五分类血液细胞分析系统被列入“中国尚未掌控的核心技术清单”。樊江莉教授团队历时十几年执着探索,使我国在该领域一跃站到了全球最前沿,目前他们已获18项国内外发明专利授权。

  以樊江莉团队研究成果为核心技术,2011年起国产高端五分类血液细胞分析系统已累计销售超万台,荧光染料试剂销售额超20亿元,目前已在多家三级医院和医疗机构应用,迫使传统垄断性的跨国公司产品降价、撤出中国市场,降低了患者医疗成本,同时该项目已进入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上千家医院应用。

  樊江莉和记者说,眼下,她和小组成员慢慢的开始下一代技术的研发,计划利用2到3年时间,研制出灵敏度更高的试剂,并通过与仪器的匹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对白血病的诊断,从而让更多的患者受益。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创新路园区的科技成果展厅内,一块“基于泛在感知的新一代网络化控制管理系统”大型展板,浓缩了近20年来沈阳自动化所科研团队对实现我国工业生产智能化的执着追求。“复杂工业系统安全高效运行的无线控制管理系统技术及应用”项目团队带头人、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所长于海斌研究员说:“我们的定位是面向制造业,解决制作的完整过程中传感、控制和装备的互联问题。”

  互联需要网络来实现连接。他们要做的就是搭建起一个工业网络,把机器和机器连接起来,把工厂和工厂连接起来,让人—机—物充分融合,让生产感知、生产控制和生产决策上网。

  制造业的生产往往都处于高温、高湿、高噪声的环境中。2001年起,一些发达国家开始追求用新技术、低成本的方式,解决在苛刻的工业环境下无线网络的可行、可靠、可用问题。

  起步晚于欧美,走的又是一条自主创新之路,团队前进的路上困难重重。互联需求是有的,但指标是什么?有了指标之后,用什么技术路线来实现?“真正核心的技术特别难看到,有价值的技术已成为专利,因此必须靠我们自己来啃下这块‘硬骨头’。”于海斌说。

  “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困难,虽然也走了不少弯路,但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都坚持过来了,而且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团队也获得了成长。”于海斌感到欣喜。

  在国家重大科学技术专项、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下,于海斌率领科研团队成功取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应用在中国的自动化仪表产业领域。在工业无线方面,团队不仅创建了国际领先的工业无线网络技术体系,还牵头制定了我国在工业无线控制领域唯一的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WIA-PA,使中国工业无线控制技术处于国际前列,有了国际话语权。

  在取得一系列原创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团队将工业无线网络技术应用于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领域,为电力、石油、钢铁等行业的复杂工业过程提出了一系列系统解决方案,让创新成果真正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助力。

  其中,将WIA-PA技术标准与油田生产需求相结合,开发出油井远程监测与优化控制管理系统,应用于智慧油田建设,改变了油田传统“人工巡井”的生产模式,实现了“精准感知,数据驱动”的生产新模式。

  正如将计算机互联,得益于网络技术的发展,同时网络的发展也促进了计算机系统技术的进步一样,工业无线网络技术的持续不断的发展,也必然促进工业控制管理系统性能的提升。

  “解决这样一些问题从技术上讲可能比以往更难,但目前我们团队从研发、设计与应用三方面齐头并进,有信心在3至5年内,推出新一代的控制管理系统。”于海斌信心满满。

  李智军:我省获国家科技奖总数、自然科学奖数量和技术发明奖数量,均创近年来新高。2020年度我省共有25个项目荣获国家科技奖,其中,主持项目11项,获奖总数创近年来新高。全国46个自然科学奖项目和61个技术发明奖项目中,我省各有4项自然奖主持项目和4项发明奖主持项目获奖,均创下我省获得自然科学奖和技术发明奖数量新高。这证明了我省在化工、材料、装备等领域的科学技术实力有了显著提高。

  李智军:我省有1项主持项目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这是历史性突破。自然科学奖是体现原始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和基础研究水平的奖项,也是广大科研人员着重关注的奖项,历年来,我省所获的国家自然科学奖均为二等奖,未得过一等奖。2020年度全国共评审出2项自然科学一等奖,中科院大化所主持的“纳米限域催化”项目位列其中,成为辽宁历史上一个重大突破,这表明我省基础研究整体水平正在慢慢地加强,已经在为国家科学技术创新贡献辽宁力量。

  李智军:从获奖项目来看,我省在高端装备制造、冶金化工、新材料等传统产业和新兴起的产业领域攻克了一大批制约和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卡脖子”技术。其中,由东北大学主持的“钢材热轧过程氧化行为控制技术开发及应用”项目,开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氧化行为控制技术,大规模应用于鞍钢、河钢、太钢、宝钢等19家企业的45条生产线,并输出至韩国浦项和现代制铁,引领了钢材热轧氧化调控由经验试错向数字化、智能化控制的转型。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主持的“复杂工业系统安全高效运行的无线控制管理系统技术及应用”项目,历经17年持续研究,攻克了工业无线核心网络芯片、无线传感终端、协同控制平台研制技术,研发了电力输送、钢铁轧制等复杂工业系统的安全能效控制管理系统,并规模化应用于世界第一高桥“北盘江大桥”和世界最大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这些获奖项目突破了一批产业核心关键技术,为科学技术创新引领产业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上一页: 由钢铁航空与半导体想到的
下一页: 轧机-轧机资讯-铝业资讯-铝道网第1页
关于我们
产品展示
新闻资讯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贝博BB平台app免费下载

COPYRIGHT © 2017 贝博BB平台app免费下载 www.jsw5688.com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使用、转载、摘编。

隐私政策 使用条款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